普京收到坏消息,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突然溺水,其17岁小儿子大概率成为接班人?美西方罕见失声
据环球网援引欧洲新闻网、乌克兰国家新闻社等消息,当地时间7月24日中午,俄罗斯车臣地区领导人拉姆赞·卡德罗夫在土耳其港口城市博德鲁姆海滨度假时突发溺水事故,被紧急送医,所幸暂无生命危险。此消息一出,迅速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毕竟卡德罗夫在俄罗斯政治版图以及俄乌冲突中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当天中午,卡德罗夫像往常一样下水游泳,却突然出现溺水症状,毫无征兆地“突然失去意识”,随后沉入水下。好在附近执勤警员眼尖,迅速发现异常并呼叫救援。土耳其海岸警卫队和酒店工作人员反应迅速,即刻展开营救行动,成功将卡德罗夫救起。急救人员第一时间对其进行现场施救,随后救护车将他转运至当地私立医院。经过医疗团队的评估和观察,确认卡德罗夫暂无“生命危险”,身体状况趋于稳定。不过,车臣方面截至目前尚未就此事发布任何官方声明 。
普京(资料图)
卡德罗夫自2007年担任车臣共和国领导人以来,在车臣地区拥有极高的威望与权力,宛如车臣的“掌舵人”。车臣地处俄罗斯联邦南部,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堪称俄罗斯南部的关键屏障,同时还蕴含丰富的石油资源。卡德罗夫上台后,致力于车臣的重建与发展,在俄罗斯联邦拨款的支持下,将格罗兹尼从战后一片荒芜的废墟,逐步打造成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 。
在军事层面,卡德罗夫组建了战斗力强劲的“阿赫马特”特种部队。在俄乌冲突爆发前,该部队规模约1.2万人,冲突爆发后,人数更是大幅扩充,成为俄罗斯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卡德罗夫多次公开表达对普京的绝对忠诚,自称是“普京的步兵”,在俄乌冲突期间,积极响应号召,派遣车臣部队奔赴前线,在多场战役中表现活跃,比如在马里乌波尔前线,卡德罗夫亲自前往分发物资、鼓舞士气,为稳定俄军士气发挥了重要作用 。
近年来,卡德罗夫的健康状况一直不太乐观。早在2019年,他就被确诊胰腺坏死,进入2025年后,病情更是每况愈下,不断传出“病危消息”。此次溺水事件,更是让人对他的健康状况深感担忧,也使得车臣领导人接班人问题被迅速提上日程 。
在众多潜在接班人中,卡德罗夫17岁的小儿子亚当·卡德罗夫备受瞩目。近一年来,卡德罗夫似乎在有条不紊地为亚当接班铺路,密集任命他担任诸多要职。亚当先是担任车臣安全委员会秘书,手握车臣内政与治安大权;之后又成为内务部门负责人、特种部队学校校长等,逐渐掌控车臣军警关键力量,在车臣政治军事领域崭露头角 。
展开全文
卡德罗夫(资料图)
今年6月,普京在莫斯科会见了亚当,这一举措引发外界诸多猜测。不少人认为,这或许是俄罗斯中央对亚当地位的一种认可。然而,按照车臣宪法规定,车臣领导人需年满30岁,亚当目前年仅17岁,与法定年龄要求相差甚远 。
为了让儿子顺利接班,卡德罗夫似乎制定了“曲线接班”策略。先让亚当掌握车臣核心权力,待时机成熟,再安排他担任总理等正式职务,等亚当年满30岁,再正式接任车臣领导人之位。今年5月,卡德罗夫甚至公开表示想要辞职,隐隐有暗示让亚当接班之意,这一举动无疑是在试探普京以及俄罗斯中央的态度 。
普京对于卡德罗夫家族以及车臣领导人接班问题的态度至关重要。一方面,普京需要卡德罗夫家族继续维持车臣的稳定,压制车臣内部的分裂势力,同时在俄乌冲突中,车臣部队的支持也不可或缺,车臣前后派遣了大量兵力参与俄乌冲突,为俄罗斯作战贡献力量 。
但另一方面,普京也需考虑俄罗斯联邦整体的稳定与治理原则,避免地方势力过度膨胀,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此前,对于卡德罗夫提出让亚当接班的想法,普京并未明确表态支持,此次会见亚当,态度似乎有所松动,但具体如何,仍有待进一步观察。克里姆林宫方面,有观点认为其更倾向于“阿赫玛特”特种部队指挥官、52岁的阿劳季诺夫接班,他经验丰富、忠诚度高,更符合克里姆林宫对于车臣领导人的期望 。
从车臣内部来看,若亚当接班,可能面临诸多挑战。尽管他在父亲的安排下掌握了部分权力,但毕竟年纪尚小,政治经验匮乏,车臣内部一些势力或许并不服气,可能引发内部权力争斗。一旦出现权力真空或争斗局面,那些潜藏的极端分子、分裂势力极有可能趁机兴风作浪,威胁车臣乃至整个北高加索地区的稳定 。
泽连斯基(资料图)
在国际上,车臣的局势变化也可能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车臣的军事力量部署与动向一直备受关注。若亚当接班后,对车臣军事力量的掌控与运用发生变化,可能影响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军事布局。此外,卡德罗夫家族与中东部分国家关系密切,亚当接班后,这种关系走向也存在不确定性,或将对俄罗斯与海湾国家的关系产生影响,进而波及俄罗斯在叙利亚、伊朗等问题上的立场 。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卡德罗夫溺水事件发生后,美西方罕见地保持沉默。以往,但凡俄罗斯出现风吹草动,美西方总是迫不及待地发表各种言论,借机抹黑、攻击俄罗斯。而此次面对卡德罗夫这一重要人物的意外事件,美西方却集体失声,背后缘由值得深思。或许他们也在观望,试图看清俄罗斯内部局势走向,再决定如何出招 。
评论